杏彩体育:疯狂的石头 有什么深层原因让铁矿石飞

来源:杏彩体育注册 作者:杏彩体育官网注册

  无论是从铁矿石本身的价格来看,还是从铁矿石生产企业的赢利水平来看,在全球经济处于缓慢复苏的2010年,“疯狂的石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为什么石头也会疯狂,它还能疯多久,且看本文的简要分析。

  2月16日,必和必拓公布了2010年下半年业绩,当期净利润达105.24亿美元,2010全年净利润为171.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27亿元。

  力拓2月10日公布的年报也显示,2010年净利润高达143.24亿美元,创历史最佳纪录。2010年力拓铁矿石销售收入达到240.24亿美元,同比增长90.7%;盈利101.89亿美元,同比增长147%。

  难道就因为这个石头含有铁吗?我们知道,世界经济仍然处于缓慢的、艰难的复苏途中,特别是发达国家依然存在高额债务等诸方面的问题,尽管实施了量化宽松政策,但像失业率过高等许多问题根本没有得到解决。与全球经济低速增长相比,这些矿业企业的利润再创新高实给人“两重天”的感觉,而带给新兴市场的恐怕只是通胀不断加剧。

  自从最近一轮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铁矿石价格在触底(最低市场价格见到400人民币/吨)以来,最高反弹到了近3倍。作为一种大宗商品,且需求量近30亿吨(没有经过折算)的铁矿石,能有如此好的市场表现,可谓是“超凡脱俗”,用中国话说,是“天赐良机”?!

  据估算,1997-2003年铁矿石需求年均增长2.4%左右,2003-2009年,年均增长8.9%;2002-2007年,非海运需求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3%,中国外海运需求复合增长率1.6%,而中国的海运需求复合增长率达到28%。

  正因为此,中国成为世界铁矿石海运需求增长最大的推手,从而被认定为是推高铁矿石价格的主要力量。

  中国由此进入世界铁矿石年度协议价谈判的阵营,双方博弈的焦点就是铁矿石供需。由于中国的需求不透明或公布的结果与矿业企业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的分歧,使得每年的谈判显得格外的艰难。

  一年前,我们坚持的还是上一轮世界钢铁行业高速发展时期时日本等国钢厂和矿业企业达成的年度协议价谈判机制。

  就单个企业来说,铁矿石定价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从铁矿石企业来看,定价不外乎下面三种模式:

  非基于成本定价:这种定价方式是在供不应求,或主要供应商现货需求增加,或大型公司加大产能调整,或加大对特定市场的垄断程度的情况下出现;

  激励定价:这种定价模式又有两种,一种是新产能定价,需要全新的产能来满足需求的形势下选择的一种要考虑全新产能扩建的成本定价方式;另一种是扩张产能定价,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张新的产能以满足需求的增长的定价方式。

  大家知道,前些年乃至今天,我们在矿业巨头的报告中总能看到,为满足全球铁矿石需求的增长,特别是中国的海运矿的需求的增长,需要扩充产能,这就需要投入大把大把的资金这样的篇章。资金从何而来?当然是期望至少部分从盈利中来。既然如此,年度谈判又很难达成共识,那么,众望所归的是选择一个参照的标的来定价。类似于金融衍生品的定价模式的铁矿石价格指数也就进入人们的视野了。

  在供需发生变化的背景下的定价机制的变革,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关键是我们是否认识到并且去努力寻找新的机制。

  “指数定价说”原本也没那么快出来,是借助“力拓案”事件,矿业企业强力推行指数定价,中国钢企或有关人员怕引火烧身,因此双发很快就达成了季度指数定价模式,中国企业在还没有彻底搞清楚普氏指数是什么样的东西的情况下,就糊里糊涂地放弃了战略性的定价权。多少年来,中国的钢铁企业在制定钢材价格上,下游用户基本没有什么可讨价还价的,基本按照钢厂公布的政策执行;如今,矿业企业在铁矿石的定价上也基本是这样,只是他们比较高明,是依据别人的指数定的价,而采用这个指数也算是铁矿石用户同意的,真是有苦难言!

  本文笔者不再过多地描述铁矿石指数定价,详细内容可参照在上一期《Mysteel参考》上发表的《铁矿石定价之殇》一文。

  唯一要补充的是,首先,钢铁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国的钢铁企业,要深入研究现有的铁矿石价格指数,要争取选择一个既能反映市场供需的变化,又能体现各方利益诉求的公正、公平、公开的指数作为铁矿石定价的依据;其次,要密切跟踪两个行业的发展变化,在如何体现行业的利益均衡,打破行业对行业的垄断,维护两个行业的协同发展上下功夫。

  其实,铁矿石之所以疯狂,还有许多因素,比如成本说,逐利说、利益集团说,等等,这里笔者也不过多浪费笔墨,愿与有兴趣的人士进行各种形式的沟通和交流,或参照我的相关报告。

  矿业巨头们总是借满足需求增长而扩张产能并希望因此提高铁矿石价格。他们的年报显示,必和必拓2008、2009、2010年(到每年6月30日)产量分别是1.1226亿吨、1.14415亿吨、1.24962亿吨,2009年和2010年分别增长1.9%和9.2%。力拓2010年铁矿石产量达到1.846亿吨,比上年增长9%。可见,这几年产能并没有怎么扩张。

  有人很容易想到,这或许是这些铁矿石生产企业通过控制产量增长来维持较高价格的一种策略。大家想想,如此高的价格,干嘛不全力组织生产呢,矿业企业傻吗?投资他们的那些人傻吗?!所以,笔者姑且不论这种可能性是否存在,还是从自身寻找原因。究其根本,在于部分决策者们注重了短期利益,忽视了长期利益。这体现在:

  一个原因是:在过去的铁矿石谈判中,我们或许喜欢把铁矿石需求说得低点,冀此希望铁矿石价格涨幅小点;甚至出现不愿意去预测钢铁需求,更不愿意去发布未来需求的真实预测数据。的确,这可能维护了短期的利益,但要知道,这些矿业企业是根据全球钢铁行业中长期发展来制定他们的铁矿石产能扩张计划的,象我们把数据都藏着不发表甚至不去统计(直到今天,谁也不敢说他能准确说出中国钢铁产能),他们怎么敢盲目扩张呢。这是导致近年来铁矿石供应相对紧张的最主要原因,从而也导致国内企业近年来付出沉重的代价。

  另一个原因是:虽然近年来我国也有机构对外发布钢铁供需数据,但预测水平有待提高。比如对2009年的钢铁需求预测过于偏低,导致矿业企业原本准备扩张的项目不敢积极实施。

  还有一个原因是:金融危机期间,中国部分钢铁企业擅自毁单,导致需求急剧下降,许多铁矿石扩张计划胎死腹中。

  记得一次与三井交流,他们有一句很经典的话让我记忆深刻,“我们的今天靠的是三十年前的人做出的正确决策,今天,我们也得考虑三十年后的事”。在中国人看来,这是没事找事做,甚至有人说那是疯子。

  还有一次,在一个内部交流会上,一位老总分析了许多投资机会,可多数没能把握住,于是斗胆地说了句比较感慨的话:“那些决策者们,不知是太专业了,还是真的不懂。”

  对长期发展缺乏研究,从而错过甚至丧失机遇。象日、韩等先进发达钢铁生产国家早已在这些资源上布局,这些年增加了投资,只是因为中国需求的迅速增长。但中国企业在这方面还显得比较迟缓。然而,就在别人投资告一段落、铁矿石价格处于历史高位之际,有报道说中国某个钢厂连签两个项目,共投资了八个铁矿石项目,锁定了百亿吨资源量,可利用的铁矿石储量达全球之冠!当然,或许是企业发展所必需,也可能是购买价格比较合适。

  从短期看,也缺乏操作策略。很多年前国内就在提,“两种资源,合理利用”。但看到进口矿价不断上涨,国内企业的铁矿石产量还是上不去。即使是看到未来铁矿石需求会高速增长,一些矿企,特别是有矿的企业,也不能积极开采。比如,2009年中国铁矿石产量增长8.9%,大大低于生铁的产量增幅15.9%。这样下去,我国对外矿的依存度肯定要进一步提高,从而导致外矿价格上涨。

  一是,近十年来,大家都认为铁矿石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是中国。根据MRI在2010年初给一家企业做的预测报告,2010年中国铁矿石进口同比是持平或略有下降的。实际数据也显示2010年中国全年进口铁矿石6.18亿吨,同比下降1.4%,因此2010年铁矿石价格应该下跌才对。

  二是,如果说2010年铁矿石价格上涨没有中国需求因素,是国外需求增长所致,但2010年铁矿石季度定价的依据是却是中国港口的进口铁矿石现货价格,所以还是与中国的需求分不开的。中国进口的矿石的价格应该主要是由中国对进口矿的需求决定的。而实际上,我国进口铁矿石价格从2010年1月平均90美元/吨攀升至年末的145美元/吨,上涨61%。全年进口铁矿石平均价格128美元/吨,比上年上涨了40美元/吨,为此,钢铁企业全年进口铁矿石成本上涨了大约1960亿元。

  这些现象说明了我们的定价系统出现了问题。究其原因,除了钢铁企业在不合理的时机选择了铁矿石价格指数作为定价依据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逐利行为。

  二是贸易企业或钢厂欲谋取暴利所致。这本无可厚非,关键是国家大量放贷,监管不到位,导致一些企业敢于以较低的资金成本去博取最大的收益。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报告,中国77家大中型钢企2010年利润只有897亿元人民币,行业销售利润率只有2.91%,连全国工业平均水平(6.2%)的一半还不到。可见,如今的钢铁行业的盈利水平被铁矿石价格所绑架,要解决这些问题,不采取果断的决策是难以扭转的。

  笔者觉得应从两方面着手,对外,一是积极研究铁矿石价格形成机制,从区域性、品种、时间段、价格类型等多个角度加以综合研究,共同选择一套合理的机制;二是双方要坚持协同发展,坚持协议矿、协议量。钢厂应该积极签订协议量或委托相关企业签订类似协议。对内,一是加快行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二是实行许可制度,并积极引导开展代理制,打击囤积居奇;三是合理引导投资;四是合理利用两种资源;五是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提高钢材使用效率;六是积极开展替代品研究。

  大家知道,一些国家,钢铁保有量已达一定规模,废钢量越来越大,有专家指出类似象日本这样的国家,三十年后甚至都有可能不用铁矿石炼钢。我国也制定并通过了《废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产业的年废钢供应量应达到1亿~1.6亿吨,废钢综合平均单耗应超过200千克/吨钢,即废钢比超过20%,2009年世界这一平均水平为37.6%;同时提高废钢产品质量,使废钢炉料的铁含量平均超过95%,实现精料入炉。由此可见,废钢的替代作用也将日趋明显。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必和必拓表示,在未来五年内,将投入80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项目开发及扩张;力拓也表示,计划投资56亿美元,把皮尔巴拉项目产能扩大到2013年的2.83亿吨,未来还积极投资,至2015年扩张到3.33亿吨。预计全球铁矿石供需将在2013年开始进入一个比较好的平衡阶段。

  无论是从远期的供需平衡来讲,还是从近期的铁矿石价格来说,笔者认为铁矿石供需平衡的格局变化在2013年之前应该能到来。对于未来铁矿石价格走势,诸多机构发表的报告都比较悲观,认为铁矿石价格应该逐步回落。

  2011年中国钢铁行业的盈利是否能回到一个合理水平,关键不是钢材价格能涨多高,而是看我们使用的铁矿石价格能回落多少。而今天的指数定价,又使得铁矿石的价格回落与钢价的表现密切相关。

  虽然市场必定回归理性,回归均衡。但疯狂的石头还能疯多久,关键是的企业家们。笔者认为,要迎接这种挑战,不破不立!



上一篇:鞍钢集团首次成功试制特种合金钢X32
下一篇:国网亳州供电公司:电力专家进田间 调研耐候钢杆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