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专家认为,美国和欧洲有关中国不公平竞争的抱怨是它们本国政府失败的表现。那么,中国产业政策何以遥遥领先?帕特里西娅·科恩和基思·布拉德舍5月27日在美国《纽约时报》网站发表《中国如何在产业政策上遥遥领先》一文,对此进行了探讨。文章摘编如下:
半个多世纪以来,对石油短缺或气候的担忧促使各国政府投资替代能源。20世纪70年代,吉米·卡特总统在白宫屋顶上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作为他致力于开发太阳能的象征。20世纪90年代,日本开创性地为安装光伏板的房主提供补贴。
但没有哪个国家的支持规模和力度能与中国相比。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在全球清洁能源制造业投资中占据85%的份额。
现在,美国、欧洲和其他富裕国家正忙着赶上来。它们希望纠正过去在产业政策上的失误,并从中国的成功中获取经验。它们正斥巨资补贴本土企业,同时也在设法阻止具有竞争力的中国产品。它们取得了适度进展。国际能源署说,中国去年在新清洁能源工厂投资中所占份额下降到75%。
然而,西方面临的问题在于,中国的工业主导地位是由几十年来的经验所支撑的,这种经验就是调动所有手段,同时鼓励企业展开激烈竞争。
中国在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汽车方面无可匹敌的产量建立在较早前对化工、钢铁、电池和电子行业的培育,以及对铁路、港口和高速公路的大笔投资之上。
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一项分析显示,从2017年到2019年,中国将国内生产总值的1.7%用于产业支持,这一比例高于其他任何国家。
随着富裕国家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地转向绿色科技,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帮助中国如今能够向竞争对手大量提供低成本的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和锂电池。例如,中国现在控制着全球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各个环节80%以上的生产。
研究全球太阳能产业的威斯康星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教授格雷戈里·内梅特说:“像中国那样做大,会产生巨大的规模经济。”
通过部分地采用中国培育产业的策略,拜登总统和欧洲决心发展本国在半导体、电动汽车和电池等先进技术领域的制造能力。
拜登曾经的助手、现任威廉与弗洛拉·休利特基金会经济与社会计划负责人的珍妮弗·哈里斯说,中国在主导全球关键制造行业上的成功,显示了国家产业政策的潜力和力量。
西方接受产业政策的做法与美国及其盟友此前所倡导的开放市场和政府干预最小化的意识形态背道而驰。
1980年里根当选总统后,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后推出的政策大多被废除。就连卡特政府时期安装在白宫的太阳能电池板也被拆除。除了某些与相关的产业外,美国曾采取的观点是,不受约束的市场总是最了解供需。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约瑟夫·施蒂格利茨认为,美国长期以来一直缺乏更广泛的产业政策和协调一致的战略。他说:“就连党人也不敢让政府起更积极的作用。我认为这显然是一个会带来长期后果的巨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