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彩体育:中国医药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杏彩体育注册 作者:杏彩体育官网注册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医药企业持续优化品种资源,深挖渠道价值;增强专业服务能力,提高药事服务水平;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但增幅持续放缓,行业进入微利时代。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月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353亿元,同比下降0.9%;利润总额1806亿元,同比增长0.7%;规模以上医药企业出货值累计同比增长2.7%,环比增幅加大,预计我国医药出口趋势有望止跌回升。

  2024年上半年,中国在全球市场医药产品进出口贸易额977.55亿美元,同比下降1.87%,其中进口额451.76亿美元,同比下降5.93%,出口额525.79亿美元,同比增长1.91%。从医药出口趋势分析,2023年一季度至今,医药出口下降幅度从31%逐步到6月的1.91%,数据显示,我国医药出口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常态化回归。

  报告期内,公司立足“成为值得信赖的世界一流医药及医疗器械综合服务商”的企业愿景,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服务健康中国建设、贸易强国、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中主动作为、勇挑重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功能性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医药工业业务:公司工业体系产品涵盖化学制剂、化学原料药、中成药、中药饮片等医药细分行业,拥有国内领先的化学原料药、特色化学药、现代中药生产平台。在化药方面,原料药聚焦发酵类品种和特色原料药,制剂聚焦抗感染类及心脑血管类等领域,公司按照国家新版GMP要求组织生产,严格把控药品质量,经营范围包括新药研发、原料药生产与销售以及制剂生产与销售等,主要销售模式有精细化招商及推广等,并积极参与国家和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在中药方面,着力培育集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中药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和可追溯的质量保障体系,在吉林、内蒙、宁夏、四川、新疆、甘肃、广西等地通过自建和合作共建的模式,建立了人参、甘草、麻黄、大黄、黄芪、甜茶叶、小茴香等多种药材种植基地,业务产品涵盖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成药及大健康产品等品类。

  医药商业业务:公司积极推动商业区域网络扩张,已形成以北京、广东、江西、河南、河北、湖北、新疆、黑龙江、辽宁、吉林、甘肃、海南为重点的覆盖全国的配送、分销一体化营销网络体系,在北京、广东、河南、河北、辽宁等地建有大型医药物流中心。公司不断丰富经营资质,具备以上各重点省市医疗机构招标配送资质、社区新农合配送经营资质、第三方药品现代物流资质、中药饮片经营资质等各类主要的医药及医疗器械经营资质。通过不断丰富经营品种,产品类别涵盖化学制剂、化学原料药、诊断药品及试剂、医用耗材、医疗器械、特医产品、医美产品、中成药、中药材及饮片、配方颗粒、生物制剂、营养保健品等。公司按照国家新版GSP相关要求经营,主要的经营模式包括医院纯销、商业分销、医药代理、药房零售及第三方物流业务等,并积极探索推进新型医药商业业务模式。

  医疗器械业务:公司紧跟行业改革步伐,不断完善医疗器械业务布局,持续延伸服务链条,加大器械业务开发,经营业态多元、经营品类丰富、经营资质齐全、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业务模式涉及进出口贸易、直销、分销、配送、SPD、零售等,涵盖医疗器械流通全业态。经营品类涉及医疗及康复设备、耗材、IVD等,经营医疗器械品种众多,与上游医疗器械供应商均保持着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拥有植介入耗材、普通耗材、诊断试剂全项、大型医疗设备(含放射类和核放射类)、化学危险品等医疗器械全品类经营资质,拥有ISO9000、ISO9001、ISO13485、ISO15189等医疗器械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国际贸易业务:作为专业化的国际医药健康领域集成化服务商,经营产品涵盖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生物制品、医疗器械、诊断试剂、敷料耗材、中药材、健康食品等,并坚持向仓储、物流分销、技术服务等增值环节不断延伸。致力于构建具有全产业链竞争优势的国际营销体系,包括立足药品、医疗与健康产品的国际化集成服务商与平台服务商、大型医疗器械供应链综合服务商。

  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疗器械供应链分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供应链百强企业”中位列第5位;在“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SPD运营服务商重点企业”中位列第11位;

  在米内网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系列榜单中国化药企业TOP100排行榜”中位列第46位;

  2024年,中国医药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克服行业及市场变化带来的多重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坚持战略引领,优化产业布局,加强科技创新,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97亿元,同比下降17.7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5亿元,同比下降40.1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7亿元,同比下降44.36%,主要因为上年同期公司集中执行医疗物资保障项目,本期销售规模及利润实现同比下降。

  其中,医药工业板块持续加快创新驱动,加大品种建设,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5.91亿元,本期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58%,受部分原料药产品销售增长及部分制剂产品优化营销策略影响,实现营业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23.10%;医药商业板块加强品种引进及业务模式创新,但受集采及医疗物资保障业务减少的影响,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35.28亿元,同比下降20.33%,实现营业利润3.99亿元,同比下降17.51%;国际贸易板块持续加大海外市场开拓,但受进口医疗物资保障业务减少的影响,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8.3亿元,同比下降58.61%,本期实现营业利润1.87亿元,同比下降28.06%。

  (一)公司各业务板块努力寻求转型突破,深入业务转型创新,持续推进“点强网通”,加强市场开发,加快产品引进落地和增强工业品种建设。

  一是医药工业持续优化品种结构和品种建设,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同比增长超18%,共有10个产品获批,其中一致性评价产品4个,新产品2个,原料药4个;通过持续推进原料制剂一体化和重点原料工艺优化,多措并举降本增效,整体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同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上半年,中国医药天山甘草研究院和中国医药-中国药科大学高端制剂联合研究院分别挂牌成立,并围绕国家战略导向,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成立中国医药合成生物技术创新联盟,为公司提升研发能力、开发创新产品、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提供源动力。

  二是医药商业在聚焦价值客户、创新盈利模式上持续发力。积极落实“大企业、大品种、大品牌”营销策略,努力提升自身综合服务能力,不断优化资源结构。报告期内,5000万元以上单品数量累计达20个,其中药品18个,同比增加9个;同时,公司秉承央企职责,有序推进模式创新,全新打造城市级中心式集约化药品供应新模式;快速提升零售药房及SPD等专业化营销能力,业绩增长成效显著。

  三是医疗器械积极打造器械销售智慧供应链业务,大幅提升供应链各环节的粘连性;抢抓医疗大设备项目机遇,中标多个医疗机构设备采购项目;积极面对政策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深耕医疗器械细分领域,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四是国际贸易持续夯实业务,海外市场开发力度不断加大,重点市场实现滚动开发,传统重点市场实现新突破。报告期内,海外事业群工作有序开展,新获得海外市场注册证书5个;乌兹别克斯坦、墨西哥、阿尔及利亚市场收入同比增长显著,并正式挂牌乌兹别克斯坦办公室;努力推动贸工协同,非洲市场首次实现体系内自主工业产品的海外中标,实现体系内医药产品的国际化和高质量发展;中国市场群产品引进与产品群建设纵深推进,规模单品培育逐步形成业绩支撑。

  五是充分发挥通用技术集团医药医疗大健康全产业链集群优势,与集团体系内医疗机构协同、互通、融合取得新突破,以协同赋能为牵引,业务拓展成果丰硕。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加强与集团体系内医疗机构的业务协同,规模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呈稳健增长态势;业务转型创新成效显著,加快推进院边店及DTP药房建设,搭建专业化院外医疗服务体系,上半年新营业DTP药房3家;构建SPD业务协同发展模式,加速项目推广复制;协同集团体系内医疗机构共同开拓海外中医诊疗中心项目,打造“中医药”走出去创新模式范本,并已获得200个中药饮片、1个中成药产品在当地的进口许可证。

  (二)强化人才支撑,加快构建“123555”人才发展格局,加强”中国医药”雇主品牌建设,公司成功举办“通向精彩用创未来”中国医药-北京中医药大学开放日活动及首届科技人才“智星”培训,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大力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选拔确定国家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人选3人,引进科技研发博士2人。

  (三)扎实推进数字化系统建设,全级次智慧通用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增加“小通智慧云药房”积分管理、长处方管理等模块,并研发B2B、B2C协同等模块,赋能商业企业积极探索慢病供药新业务模式;推进财务共享中心建设项目。

  (四)聚焦风险防控,筑牢合规屏障。将高效统筹发展与安全,持续打造“大合规、大风控、大监督”一体化的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强化底线思维,综合研判各种条件变化,提前准备、提前防范,坚守安全环保质量合规底线,严防各类风险情形,确保不发生重大风险。三、风险因素

  1.政策风险。药品耗材集采提质扩面、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医保控费、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等多项政策持续出台,不断深化“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持续影响医疗机构用药规模,推动药价下行,压缩医药行业利润空间并加速行业分化,多重政策催化可能对公司经营产生影响。

  公司将深入研究行业发展趋势,密切跟进和分析各类政策信息,及时把握行业发展变化趋势,确保政策解析与业务开展相衔接,提早做好预判。同时,公司将强化政策研究分析成果的应用,科学制定战略规划,明确部署重点工作方向,抢抓发展机遇。

  2.市场变化和市场竞争风险。随着医改政策的持续深化,医药行业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医药行业步入调整期和震荡期,头部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及高附加值服务领域拓展,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可能对公司市场竞争力以及业务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

  公司将加强营销能力建设顶层设计,加快整合医药工业产品资源和营销资源,加大医药工业研发投入强度,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落实医疗器械一体化部署,加快向服务链和产业链延伸;加强医药商业品种建设,推动与头部厂家战略合作;积极探索新商业模式,全面打通与通用技术集团医疗机构的内部协同,充分发挥集团医药医疗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充分发挥国际化比较优势,构建多层次市场梯队结构;聚焦战略方向,重点推进战新产业300832)及大型医药商业投资并购。

  3.投资风险。公司业务板块较为多元、随着市场及政策环境不断变化,投资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未能预见的风险或协同不利未能实现协同价值,导致出现在市场潜力和盈利能力预测上出现偏差等风险。

  对此,公司已建立完善的投资管理制度体系及协同机制,并不断总结和优化投后管理模式,合理分析项目价值,制定投资及协同方案,以保障项目流程合规,实现预期回报。

  4.安全、环保、质量风险。行业处于“四个最严”的高压监管态势,监管环境日益严格,监督检查力度和频率加大,各项风险及隐患在一定程度上仍旧存在于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如果出现安全环保质量等问题,可能会对公司的品牌形象及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将以“两个规划”为指引,压实现有业务的安全环保质量风险管控,关注“新业态、新公司、新改扩建/新设备、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安全环保质量方面的风险管控,打造并形成具有中国医药特色的安全环保质量管理模式,推动质量体系建设方案落实落地。同时,全力做好“强化责任担当”“强化安全监管”“强化污染防治”“强化质量体系建设”“强化精准发力”五项建设。

  5.科技创新风险。科技创新工作具有投入高、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项目能否开发成功和按预期落地应用均存在不确定性。

  公司将以“内涵+外延”双轮驱动,建强科创研发主体,着力打造“1+M+N”平台体系,加强科技创新资源投入,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同时,公司将围绕市场和临床价值开展品种建设,加强研产销衔接工作推进落实,争取实现新品种快速上市销售。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国内医药行业中国际化经营起步最早、特色最鲜明,具有深厚国际业务积淀的医药上市公司,已经建立了以医药国际贸易为引领、以医药工业为支撑、以医药商业为纽带的贸、工、技、服一体化产业格局,产业形态涉及种植加工、研发、生产、销售、物流、进出口贸易、学术推广、技术服务等全产业链条,储备了药械多领域组合发展的机会资源。

  一是拥有专业的国际化服务体系,历经40年发展,整合全球优势资源,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服务地区遍及亚洲、欧洲和美洲等全球市场,在中国香港、中美洲,南美洲、中亚等海外多个地区均设有分支机构。具备产品海外注册、渠道建设、深度属地营销能力,拥有进出口产品1000余种,助力中国品牌国际化。依托全球网络布局,紧跟国际最前沿制药技术,聚焦国内临床急需的短缺产品、优效产品,实现国际医药医疗产业资源对接。

  二是拥有完善的研发和生产体系,涵盖化学制剂、化学原料药、中成药、中药饮片、药用植物提取等医药细分行业,现有8个药品生产基地,60多条生产线余种规格的医药产品,覆盖抗感染、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等多个治疗领域,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产能优势,制剂生产线齐全,具有较大的未来发展空间,具有发展特色发酵原料药以及合成原料药的基础优势。

  三是拥有强大的商业网络支撑,在全国拥有近百家医药商业分支机构,服务等级医院上千家,是国内重要的医药商业流通企业,与众多国内外医药头部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创新药品及医疗器械总代理、总经销为重要合作方向,在创新药械引入、国产优质品种输出等方面,不断提升全场景、全渠道的医药商业流通服务能力。

  四是拥有一批素质过硬的复合型医药行业高质量人才,积聚了良好的国内外医药贸易资源,适配行业发展,公司高层管理团队对医药行业的趋势和变化有深刻的了解,对医药行业发展变化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并采取了科学的i-SCORE+BCC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承接战略落地,内部能力要素完备且结构牢固。

  五是拥有较高市场美誉度的央企医药品牌。中国医药作为央企控股的医药企业,多年来一直在国家建设、对外交往和应急保障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在国家医药产品进出口、医疗设备引进、对外援助、灾情救援保障和应急储备保障体系中多次受到国际组织、外国政府或首脑及国家的表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中国医药坚定不移地构建品牌影响力,以自身的独特价值建构起口碑传播的良性生态。

  公司控股股东通用技术集团作为国资委指定的可承接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的央企之一,已经发展成为床位数量领先、网络覆盖全、全产业链特征明显的央企医疗集团。中国医药作为通用技术集团旗下医药医疗器械产业子集团,将充分依托医药医疗领域全产业链竞争优势,不断丰富商业模式,强化业务协同、区域协同、资源协同,提供医药及医疗器械一站式解决方案和供应链综合服务。

  已有7家主力机构披露2024-06-30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8.44亿股,占流通A股56.45%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0.03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不佳,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长期投资价值一般。

  股东人数变化:半年报显示,公司股东人数比上期(2024-03-31)减少9081户,幅度-5.39%



上一篇:钢铁原料大盘点831:矿石稳中有涨焦炭、废钢稳中向好
下一篇:资讯热点黑色金属大宗商品钢铁行业资讯信息煤焦热点指数期货分析-我的钢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