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7-1957建国初期,在废墟上建立的新中国钢铁产业 当时的钢铁工人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凭借着能够吃苦耐劳的品质,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有力的推动了钢铁产业尽快的恢复生产。鞍钢,本钢,石景山钢铁厂(
当时的钢铁工人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凭借着能够吃苦耐劳的品质,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有力的推动了钢铁产业尽快的恢复生产。鞍钢,本钢,石景山钢铁厂(首钢前身)等的高炉很快的恢复投产。1950年抗美援朝爆发后,钢铁工人更是发扬与高炉共存亡的精神,大力恢复和发展钢铁的生产,以支持抗美援朝战争。
针对钢铁工业在重工业,以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制定了“以钢为纲”的工业发展指导方向。鞍钢的扩建,包钢,武钢的建设标志着新中国钢铁产业的新。在一五初期,几大钢铁企业逐步由恢复开始发展起来。
1956年4月25日,发表论“十大关系”,提出中央和地方均要积极发展钢铁企业,沿海和内地均要发展钢铁企业,不仅要有大型钢厂,还要建立中小型钢厂的指示,从而形成了钢铁部门大中小并举的一贯方针。确立了除鞍钢,武钢,包钢外还要在山西太原,四川重庆,湖南湘潭,安徽马鞍山,北京石景山创办中型钢铁企业,在河北邯郸,河南安阳,山东济南,江苏南京,新疆乌鲁木齐,贵州贵阳,安徽合肥等十八个省市创办小型钢铁企业的产业布局。钢铁产业逐步建设发展形成了“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格局。
这一系列技术上规模建设上的重大突破和进展为一五计划计划中所定的钢产量的顺利实现奠定了基础,给新中国的钢铁产业发展建立了很大的信心。一五计划规定1957年钢铁工业产值为33.1亿元,实际达到46.5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9.8%。钢铁产量1957年生铁594万吨,钢535万吨,钢材436万吨,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5.2%,31.7%和31%。钢材品种1952年全国能冶炼的钢种170个左右,到1957年增加到352个,1952年可生产的钢材品种300多个,到1957年增加到4000多个。
但是1957年的中国仍旧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与世界先进的发达国家人有不小的差距,全国上下都希望尽快建成现代化的先进国家。结果,由于太急于求成,导致了1958-1960年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的错误。在1957年底提出十五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者超过英国,在后来的七个月里,十五年又被相关部门缩减到两年,提出在1959年要实现生产2500万吨钢,1958年的钢产量指标要从五七年的535万吨提高到1070万吨,即一年之内翻一番。“以钢为纲”,的号角就此吹响,据资料统计,在1958年,建起土高炉24万座,约有6000万人参加了大炼钢铁。
因此,在这一阶段中国钢铁工业就走上了一条以追求产值、产量增长速度为目标的粗放型展道路。但是这一时期由于给钢铁产业定了基本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虽然动员全国人民大炼钢铁,结果是练出了大量的废铁,小高炉等的拆除又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至此,钢铁产业严重受创。三年,打破了个产业部门平衡发展的格局。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从实际情况出发的基本原则,严重破坏了钢铁工业在一五时期建立起来的管理制度。
1961年,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提出了国民经济建设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经过五年的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钢铁工业不论在钢产量还是钢品种上都达到了历史较好水平。据资料统计,1965年产钢1233为的1957年535万吨的2.28倍,工业产值也达到1957年的2倍。
5、钢铁工业三线年开始,造成的损失已基本恢复,但是这一时期,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却相当严峻,东南沿海美国舰队的封锁,西北又有苏联的大军压境,为了为可能爆发的战争做准备,也为了提高我国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威慑力,毛主席亲自提出三线建设的方案。三线包括:从广西到黑龙江这些沿海了省市地区为一线,中间地区为二线,西南和西北除新疆外大部分地区都属于三线。
三线建设的目标,是要采取多快好省的方法,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后方工业体系。计划分三步走,第三步,就是攀枝花建设。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建设与1964年下半年开工。基地建设中,克服了种种物资和技术上的困难,到1970年高炉出铁,再到1975年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投产,逐步形成了年产生铁160多万吨,钢150万吨,钢材90万吨以上,还有其他钢铁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到1985年,累计实现税利已相当于国家对一期工程的投资额。
钢铁工业的三线年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指导下,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对中国钢铁工业布局又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调整和改善。在加速钢铁工业基地建设的同时,又促进了当地交通,煤炭电力建设等其他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自1962年中国党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这场浩劫就在所难免,夺权,武斗和停产使经济建设遭受巨大的冲击。钢铁工业作为文明的重灾区,在1968年跌至900万吨钢产量的谷底,退到四年前的水平。钢铁系统的化和军事化愈演愈烈。
在大批判中,钢铁工业的四个制度遭到猛烈攻击。分别是厂长负责制,总工程师制,经济核算制,计件工资和奖金制度。所有与之相关的制度,统统被成为资本主义的管,卡,压而被废止。
中国的钢铁产业在的劫后余波中,在阶级斗争的缝隙中,仍然顽强的发展。从1969年到1973年连续五年实现可观的增长,平均每年新增300多万吨钢铁,从而达到2500万吨钢的水平。后来的余波又使钢产量两度跌近2000万吨的支撑线,到末期,中国的钢铁产业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压力下较终突破了3000万吨钢的产量。
据有关资料统计,1952~1978年期间,钢铁工业产量平均每年递增12.9%,产值每年递增11.8%。实现利润每年递增9.67%。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就为我国的钢铁产业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资源创造了条件。上海宝钢,天津无缝钢管厂等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企业就是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同时,一些老的大型钢铁企业已得到了技术改造和升级,其中有鞍钢,包钢,武钢,首钢等。1978年,同志亲自考察日本的钢铁公司,从而拉开了大批量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序幕,1981年,我国与澳大利亚科伯斯公司通过签订补偿贸易合同的方式,首次实现了改革开放以后利用外方资金和技术对鞍钢焦化总厂沥青焦车间进行改造。1987年,国家计委批准了鞍钢、武钢、梅山、本钢、莱钢5各企业利用外资的项目建议书,中国钢铁切工艺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同时1992年之前,钢铁产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积极进行生产体制上的探索。首钢对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大胆尝试,极大的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不仅在面对巨大的压力时成功解决困难,同时也为全国的钢铁厂树立了一个承包制的榜样。自此,我国的钢铁产业通过企业改革释放强大的内在发展动力,实现了钢产量5000万吨和亿吨两次突破。1986年,中国钢产量(粗钢)超过了5000万吨,达到5221万吨。
1992年,同志南巡讲线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中国钢铁工业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快了钢铁工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更是为钢铁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内在动力。1994年以来,武钢、本钢、太钢、重钢、天津钢管厂、“大冶”、“八一”等列入国家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酒泉钢铁,邯钢、抚顺钢铁公司、天津钢铁、等57家企业,列入第二改革试点。到1998年,试点改革任务完成,建立了企业法人财产制的和法人治理结构。
“十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更是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同时,新城镇化建设的大力推行,钢材产品的需求大增,也给钢铁产业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十五”期间,钢铁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7167.37亿元,超过1949~2000年中国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
另外,中国钢铁产业已经逐步具备国际性的市场竞争力,开始走向世界。宝钢等已经提前两年完成目标,进入世界五百强,成为重要的钢铁企业。宝钢的较早的海外投资项目――与巴西淡水河谷合资成立的宝钢维多利亚钢铁项目也开始启动。首钢收购了秘鲁铁矿,成立了首钢秘鲁铁矿公司,从事铁矿开采;鞍钢集团则收购了金达必金属公司12.94%的股份,成为国内钢铁行业靠前家参股国外上市矿业公司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