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9日电(记者杜燕飞)9月7日,钢铁行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记者从座谈会上获悉,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钢产量从1949年的15.8万吨发展到2018年的9.28亿吨,占世界钢产量的比例从1949年的不足千分之一到2018年的半壁江山,我国已由钢铁弱国变成世界钢铁生产第一大国。我国钢铁行业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造福人民中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高祥明表示,钢铁工业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中国的钢铁工业是伴随新中国繁荣强盛而发展壮大的。新中国成立时的1949年,我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不足当时世界钢产量的千分之一,缺钢少铁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党和国家把钢铁工业作为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重大战略支撑,下大力气发展钢铁工业。
据高祥明介绍,“一五”计划时期,国家把156项苏联援建项目的近一半投在钢铁上,通过系统建设,形成了完整的钢铁工业体系。经过30年的发展,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我国粗钢产量超过3000万吨,占世界钢产量的比重4%,居世界第5位。
改革开放后,中国钢铁工业迎来了历史上发展的黄金时期。1996年钢产量突破1亿吨,成为世界第一钢铁大国。从2003年起,又相继跨越了若干个亿吨的大台阶,2013年突破8亿吨,2018年突破9亿吨,占世界钢产量的50%。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经累计生产了121.8亿吨钢。其中改革开放以来共生产了114.6亿吨。2006年实现钢材净出口以来至2018年底,共净出口钢材折合粗钢7.1亿吨,用于国内的钢70年累计达114.7亿吨。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钢产量的增长、品种的丰富、质量的提升,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说,钢铁工业的发展壮大,为新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人民生活改善创造了重要条件,我们钢铁人应当为之骄傲和自豪。”高祥明表示。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吴溪淳感慨道,没有这些钢,就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就不可能由1949年的8.3平方米增加到2018年的39平方米。没有这些钢,就没有已达到的近60%的城镇化率。没有这些钢,就没有13.1万公里的铁路特别是3万公里的高速铁路和486万公里的公路和14.35万公里的高速公路,就不可能有已经建成的超过600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就不可能有230多个民航机场,就不可能年产2900万辆汽车,也不可能成为全球第一造船大国和全球第一家用电器制造大国、工程机械制造大国、发电和变电设备制造大国,全球第一的制造业大国,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展望未来,钢铁工业既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也面临严峻挑战,建设更高水平的钢铁强国,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懈奋斗。
“当前必须重视钢铁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加快提高产业集中度。组织结构调整是我国钢铁产业各种结构调整中最具全局性、根本性的调整。当前正是产业布局调整和提高产业集中度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与迎接第四次工业的各种准备相结合的最佳时期。”吴溪淳认为。
近年来,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对产业发展、分工格局和推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带来重要影响。我国钢铁工业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钢铁智能制造发展,是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是实现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会上发布的《中国钢铁智能制造发展前景展望钢铁未来梦工厂》认为,当前以先进装备、先进材料、先进工艺有机融合的工业制造技术,以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大数据与云计算为核心的智能化技术群,以及第五代移动通信、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技术,将形成推动钢铁智能制造发展的“三驾马车”,其迅猛发展必将给钢铁产业带来翻天覆地的转变,推动钢铁智能制造“五化”(环保智慧化、制造智能化、产品绿色化、产业生态化、企业人本化)发展和智能“钢铁未来梦工厂”的逐步实现。
报告指出,到2035年,钢铁智能制造取得重大突破,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主要领域、主要环节得到充分有效应用,业务流程优化再造和产业链协同能力显著增强,重点企业实现设计研发创新能力、生产集约化、绿色环保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与会专家认为,钢铁工业要充分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产业契机,将智能化融入钢铁制造和运营决策过程中,做到“精准、高效、优质、低耗、安全、环保”,全面提升发展水平,实现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