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九州一轨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完成上市发行工作。这一年,为应对轨道交通行业周期性变化和挑战,公司从需求端出发,围绕声音的物理属性和信息属性,深化大数据和工业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完成了物理防治和声纹信息两大业务方向的产业链梳理,在技术和产品领域完成了从产品提供商到数据服务商的转型,并最终构建了“一核两翼多板块”的业务格局。
“两翼”即精准物理防治和声纹诊断开发,具体包括:基于防治主体的物理属性,研发与运用减振降噪技术和系列产品,实现噪声振动污染精准物理防治业务;基于防治主体的声纹信息属性,以声纹解译为手段,运用人工智能、声纹数据和状态监测等新技术,拓展智慧运维、结构安全和病害治理等声纹诊断开发业务。
2023年8月,公司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批准建设国家环境保护城市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主要任务是围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需求,在轨道交通减振降噪全生命周期管理、声纹解析与轨道病害治理、车辆站场上盖开发振动噪声专项精准防治、行业装备研发制造等领域开展系统性研究,突破一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以减振降噪基础材料创新、关键工艺创新、设计方法创新、制造技术突破等推动我国城市轨道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创新技术评估与验证平台,培养专业化人才团队,为国家和地方环境管理提供政策、标准、规范以及工程技术、设施运行管理等度支撑。
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的获批,是国家相关部委及地方政府对公司科研创新能力的信任和行业引领地位的认可。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重点推进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工作,完成了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未来3年工作规划方案及管理制度草案的编制工作,同时调整和优化了公司组织架构,明确了各研究方向负责人及其分工,并联合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建设与测评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举办了“宁静轨道交通—低噪声振动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与发展论坛”等行业活动。后续,公司将持续关注本领域技术发展动态、环境管理需求和行业标准,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注重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按期完成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的各项建设任务。
2019年9月,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推进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的战略发展方向。
随后,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了注重新科技深度赋能应用,提升交通运输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的基本原则,并制定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率显著提高的发展目标,要求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完善设施数字化感知系统,增强关键路段和重要节点全天候、全周期运行状态检测和主动预警能力。
综合考虑国家政策导向、行业发展阶段及公司科研实力,公司提前谋划,利用6年时间推进声纹信息与数字化在轨道交通运用的创新性研发,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着重在轨道状态监测、声纹识别及智慧运维管理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于2023年完成核心技术研发工作和软硬件开发工作,形成“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该系统包括轨道声纹(断面)在线监测系统、轨道声纹(线路)在线监测系统、车载轨道声纹监测系统(便携)和工务智慧运维管理信息系统等四部分,致力于实现轨道结构深层病害的精准把控,提升城轨线路本质安全的同时降低轨道运维综合成本,完善轨道交通全息数字链条,加速轨道交通数字化建设进程,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基础材料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是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支撑了整个社会经济和国防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材料是制造业的两大“底盘技术”。长期以来,我国高性能聚氨酯减振降噪材料一直依赖进口,实现其自主国产化对推动我国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九州一轨将基础材料的研发作为重要的科研战略发展方向,研发了由聚醚/聚酯多元醇和多元异氰酸酯反应生成的高性能聚氨酯弹性体,其独特的分子内、分子间氢键和软硬段结构,赋予了材料较好的机械强度、柔韧性、耐磨性等。与橡胶材料相比,聚氨酯弹性体防紫外线、耐老化、耐水解、耐霉变性能更优,具有优异的使用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可在轨道交通、建筑、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2023年,通过对微孔聚氨酯弹性减振垫配方和制备工艺的研究,公司开发了多款适用于轨道和建筑物基础隔振的减振垫,并通过了第三方性能检测,取得第三方检测报告。
为进一步提升科技发展实力,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九州一轨紧紧围绕业务发展需求,形成一系列科技奖项、资质认定、知识产权等成果。在科技奖项方面,公司“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快速预测与精准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在资质认定方面,公司“轨道交通钢轨调频阻尼装置关键技术及应用”被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列为“2022年城市轨道交通创新推广技术”,予以在全国轨道交通行业推广;“城市轨道交通装配式浮置隔振轨道成套技术装备”成功入选了国家工信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的《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3年);“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智慧运维管理信息系统”、“轨道交通减振轨道智慧监测及管理平台”、“隔离式高弹性减振垫”三项技术入选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目录;“钢弹簧浮置道床减振系统”和“预制式钢弹簧浮置板”产品成功完成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在知识产权方面,公司荣获“2023年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报告期内公司申请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9项;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9项。
未发布的标准共计3项,其中主编团体标准1项,参编团体标准2项。以上标准编制工作提升了公司在行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促进行业健康向上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23年,公司所处轨道交通行业面临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宏观环境。受行业周期性变化影响,行业整体内需不足、地方债务管控政策趋严,导致城轨项目建设工期后延,公司城市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控制业务收入确认压力增大,叠加产品毛利率下降等因素,全年业绩同比有较大下滑。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7,473.9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3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7.7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8.00%。
应对行业周期性低点及公司业绩下滑的风险,2023年九州一轨优化公司资本结构,积极探寻行业发展机遇,为后续长远、稳健发展奠定基础。财务方面,综合考虑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公司提高财务的稳健性,增强抗风险能力,截至报告期末,货币资金余额为75,642.13万元,较年初增加了51,122.75万元;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3.14%,相较2022年减少15.38个百分点。
同时,在业务板块,公司致力于营收结构调整转型,大力发展城轨运维期噪声污染物理防治业务,推广声纹信息数字化系统,以谋求将业务格局从新建线路占主导转变为新线建设和既有线提升并重。
为保障城轨减振降噪业务稳中求进,2023年公司核心产品钢弹簧浮置道床减振系统在保障强势区域市场占有率的同时拓展新兴市场,实现北京、南昌100%市场中标率,多个城市市场中标率超过50%,如天津市场90.55%、广州市场90.91%、合肥市场67.46%、郑州市场51.34%等;聚氨酯/橡胶减振垫等产品积极拓展市域郊铁路噪声振动物理防治业务,获得津静市域郊铁路等项目订单。
2023年,公司完成“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研发的同时积极拓展其真实线路场景的科研合作和市场推广。截至报告期末,“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中包含的轨道声纹(断面)在线年开始已应用在北京、郑州、兰州、天津等城市的多条线路,部署轨道监测断面近40个。
工务智慧运维管理信息系统已在天津、郑州、许昌、兰州、杭州、绍兴、宁波等7个城市21条城轨线路开展工作。随着郑州项目顺利验收,实现系统在郑州地铁运营分公司管辖全线号线号线号线号线)的实施应用,建设了线网级工务智能运维监控中心。郑许线是系统在市域(郊)铁路的首次应用,说明系统在市域(郊)铁路有广泛适用性,在市域(郊)铁路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同时,在工务智慧运维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公司自主研发的桥隧基础数据管理信息子系统已同步应用在郑州地铁、绍兴地铁、兰州地铁和天津地铁。
车载轨道声纹监测系统(便携)已为北京、上海、天津、郑州、许昌、兰州、绍兴、宁波、嘉兴等9个城市近30条线路提供了轨道动态不平顺检测分析专项服务。检测服务内容包括:车体加速度局部超限分析与晃车原因诊断;车辆运行平稳性分析;振动舒适度分析;车厢内噪声检测分析与极值噪声原因诊断;车厢内噪声与振动数据综合分析等。
2023年,为实现公司产销端深化改革、降本增效的战略目标,公司升级原有北京房山智能化制造中心,收回大部分委外加工工序,在保证生产安全和质量的基础上,大幅度提升闭环生产效率。
同时,为加速聚氨酯等基础材料的产业化进程,报告期内公司投资建设了九州一轨广州智能生产研发基地,用于生产微孔聚氨酯弹性体板材。该生产基地于2023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2024年2月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将于2024年二季度正式投产。投产后,轨道类聚氨酯减振垫将立即用于公司已中标的相关地铁正线及市域郊线路项目中,同时公司将加大轨道类及建筑类聚氨酯的市场开拓力度,以地铁正线、市域郊线路、TOD项目为基点,向民用建筑、机场等公用建筑、船舶、设备等多个运用场景延伸。
此外,根据2024年全年发货情况的预计,公司于河北霸州建设了钢结构生产基地,以满足扩增产能的实际需要,降低综合生产成本的同时满足全年钢结构类产品的市场需求,该生产基地已于2024年2月开工建设。
上述生产基地的设立将有利于公司整合全国生产模块、厘定清晰的生产格局,打造高效、精准的生产体系,推动智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3年末公司共有211名员工,其中教授级高工1人、正高级会计师2人、高级职称22人、中级职称29人、初级职称13人,博士6人(其中博士后3人)、硕士28人,包括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优秀人才。技术团队专业涵盖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机械工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工程、电气工程、环境工程、地震工程与防护工程、工程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技术等13个专业,逐步形成了一支跨专业、高水平、多元融合的技术队伍。
同时,报告期内公司制定了符合市场化特点及满足经营需要的组织架构调整方案,在资源配置、职务晋升等方面重点向业务部门倾斜,有机整合原技术研发部门重新组成了声纹信息研究院,贯彻落实公司“声音解构”的战略目标。积极进行人才队伍建设,参加房山区聚源人才计划,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选拔等,并与股东单位联合培养博士后人才。持续贯彻企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培训开发不断提升各层级人员综合实力及核心竞争力,开展员工内部轮岗调配,盘活员工存量,助推公司业务发展。在绩效考核方面突出精准考核,逐步打造完善的绩效体系,将原有的一年两次绩效考核改为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季度考核结果与每月绩效工资挂钩,有效的将战略目标转化为结果成效。2023年,继续坚持降本增效的首要发展原则,大力提高产品自产率,综合探索与拓展多种招聘方式及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