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钢材行业阿里巴巴”的找钢产业互联集团(下称“找钢网”)于3月10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若成功上市,将成为首家以De-SPAC模式在香港上市的公司。
其一是其特殊的上市模式,其二是从招股书来看,找钢网业务模式仍在持续亏损。没有亮眼的业绩,对于找钢网能否顺利拿到港交所的通关卡,市场众说纷纭。
2008年,一家做钢铁贸易的大代理商找上王东,望与其合作开发网站搜索业务。四年后,王东、王常辉、饶慧钢共同成立了上海钢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钢富”),即找钢网前身。
找钢网的前期发展很顺利,2016年1月,由于央视前知名主持人郎永淳的加盟,找钢网还一时名声大噪。据悉,郎永淳彼时担任找钢网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到了2017年,以营收计算,找钢网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钢铁电商平台,市场份额高达30.6%。
一路发展顺风顺水,成立短短6年的找钢网,便在2018年6月向港股发起了冲击,并于当年12月通过聆讯。
找钢网表示,因为公司综合考量中外资本市场的变化,以及自身发展战略等因素,经研究决定,主动中止港股上市工作。
据悉,若找钢网与Aquila公司合并交易成功上市,这将是首家以De-SPAC路径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De-SPAC全称是“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本质是一家没有实际业务运作的空壳公司,在首次公开募集资金上市后,须在规定时间内并购一家未上市企业,使后者间接获得上市地位,这一过程被称为De-SPAC。
按约10亿港元的SPAC托管账户和约6亿港元的PIPE融资金额之和计算,此IPO也将成为2023年以来按融资规模排名第三的香港上市交易,仅次于珍酒李渡(的53.09亿港元和宏信建发(9930.HK)的16.48亿港元。
通过De-SPAC模式上市,虽然可拥有De-SPAC发起人的全程加持、从多方面提高上市确定性,但作为开港股之先河,找钢网是否能成为首个吃螃蟹的人,仍充满了不确定性。
找钢网创立的当年,业务模式较为单一(联营模式),靠搭建平台来获得买卖双方的供求信息,进而撮合交易,从交易量中赚取佣金收入。2013年,找钢网新增了自营模式,即从钢铁生产商采购钢铁产品、管理库存并通过平台直接将钢铁产品售予买家,从而赚取采购价与销售价之间的差额。
但自营模式很快受到了挑战,根据招股书,找钢网称该种模式较为依赖上游供应商资源,同时存在管理存货和资金周转压力。
于是自2019年起,找钢网逐渐减少中国自营业务规模,计划从重资产运营模式向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型。在2023年5月19日的找钢网区域合作伙伴大会上,找钢网公开宣布,公司已经完成“平台化”转型,彻底放弃自营业务,成为一个纯粹的钢铁电商平台。
截至2023年底,找钢网已终止所有自营业务。根据2024年3月10日发布的招股书,目前,找钢网主要经营四条主要业务线:交易服务、交易支持服务、科技订阅服务和国际交易业务。
虽然频频转变业务模式,但找钢网仍未找到一条通往盈利的路径。2021年至2023年,找钢网的净利润分别为-2.64亿元、-3.59亿元、-4.68亿元,三年累亏超11亿元。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根据2018申报的招股书,找钢网2015年至2018间年也未曾盈利。
创立至今的12年中,找钢网经历过6轮融资,总额超25亿元,IDG、红杉资本、经纬中国等国内一线年的F轮融资,找钢网投后估值从3000万飙升至约79.3亿元,翻了近263倍。
此次冲刺港股,找钢网更是拟以100.04亿港元的估值上市。但从业务模式的稳定性和业绩的表现来看,其是否能担得起百亿估值,仍备受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