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多年来江苏一直走在前列。作为江苏的经济重地,苏州的经济地位无可替代,发展潜力令人瞩目。据苏州统计局数据,今年一季度,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49.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9%,领跑全国。苏州之“强”,不言而喻,苏州之“新”,则如同古城墙下悄然绽放的春花,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这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产业的升级,更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走进苏州的工业园、科技园、企业,处处都能感受到新质生产力的脉动:传统焕新、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共同编织成一幅新时代的产业图谱。
自动化生产车间中,在“数字大脑”指挥下,一根长约3.5米、重达百斤的透明光棒,以每小时180公里的速度,被缓缓拉伸,逐渐化为细如发丝的光纤,竟能长达3000公里,足以绕小国一周,满足千万人的通讯需求。在声合检测中心,一间四壁覆盖着楔形尖劈的房间构建起了声波黑洞,这个“全亚洲最安静的地方”,为各种声学测试提供了极致环境,从家电噪音检测到汽车声效评估,一切尽被精准掌控。再生纤维生产线亿个废旧塑料瓶华丽变身为优质纤维,制成服饰,减碳近130万吨。这一个个魔幻现实场景,都源自苏州。
1198年前,时任苏州太守白居易描述苏州“强富”时,称“当今国用多出江南,江南诸州,苏最为大,兵数不少,税额至多”。“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凤泊鸾飘别有愁,三生花草梦苏州”等经典,则从侧面反映出了苏州的“美高”。时至今日,苏州GDP已接近2.5万亿元,位列全国第六;有11个千亿产业,产值高居全国榜首;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全国第四,江苏省第一;截至去年,苏州拥有76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居全国首位;目前全球共有153家“灯塔工厂”,中国占了62家,江苏有12家,其中一半以上在苏州……今年,苏州又提出了“用3年左右时间,力争形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4个万亿级主导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达5万亿,从而推动GDP迈上3万亿台阶”的“345”目标。这一系列数字均说明了苏州生产力之新,经济质量之高,发展势头之猛。与其追随,不如借鉴;与其仰望,不如并肩。在全国各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揭开苏州为什么“新”,苏州为什么“行”的谜底和答案,才能为其他地方提供真正的洞见与价值。
苏州堵车,全球缺货。苏州,这座既非省会,也非副省级城市,既不是直辖市,也不是计划单列市的普通地级市,当前已汇聚了16万多家工业企业,覆盖35个行业大类、172个行业中类和513个行业小类,构筑起了体量最大、配套最全、垂直整合能力最强的工业体系。去年,苏州规上工业总产值高达4.36万亿元,相当于西南最大工业城市重庆的1.7倍,东北第一大工业城市沈阳的6倍以上……眼下,苏州正在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以及未来产业的培育,致力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高地,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苏州把新型工业化进程作为主攻方向之一,而传统企业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连接(智改数转网联)是重要抓手。
纺织业是苏州的“老家底”,也是传统优势产业,已形成了“从一滴油到一块布”的全产业链布局。吴江区的盛泽镇是全球最大的面料基地,历史上以“日出万匹、衣被天下”而闻名,这个面积只有15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0万的小镇上,有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盛虹控股集团便是其中之一。走进盛虹的化纤生产车间,《经济》杂志记者发现,宽敞的车间里鲜有工人身影,这里完全是纺丝设备的阵地:一台台纺丝卷绕机像精密的舞者,自动地旋转着,一轴轴的络筒整齐划一地在机器上快速地吞吐着丝线。当卷绕机上的丝线逐渐饱满,自动络简机会像训练有素的侍者,沿着铁轨滑行,然后将丝锭接收。接着,智能运输车出场,分批把丝锭装载起来,然后运送给摇臂机器人,摇臂机器人再将丝锭摆放到空丝车上,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这完全是一幅传统纺织业经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改造提升后的“智造”场景。盛虹控股集团的产业,既有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也有传统的纺织业,如今该公司正以其独特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和绿色转型战略,成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与双碳绿色发展的典范。“对于盛虹来说,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任务,也是行业趋势,更是自身发展需求。我们喜新,但是不厌旧。就像总强调的‘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我们一手抓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另一只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盛虹不仅向高端产品要效益,还向人工智能要效率,更向绿色低碳要未来。”盛虹控股集团董事长缪汉根说。
石油可以造万物,二氧化碳能否造“万物”?在盛虹,这个答案是肯定的。缪汉根介绍,为了改变传统石化行业“碳排放大户”的身份,该公司先后投产了行业首条“回收利用石化装置尾气中的二氧化碳来生产光伏组件材料”的负碳产业链和“用二氧化碳生产锂电池材料”的产业链。在传统的纺织行业,盛虹将“变废为宝”进行到底,建成了全球首条完整的再生纤维生产线,可以直接将废弃塑料瓶回收利用,转化为再生纤维,并最终加工成服装和鞋类。这条生产线亿个废塑料瓶的能力,而每8个废旧塑料瓶就能生产一件新衣,相比原生纤维减少碳排放量近130万吨。与此同时,盛虹还变“碳”为宝,率先探索建起了以二氧化碳为原料来生产纤维的“负碳纤维”生产线。据悉,一件由负碳纤维制成的衣物,相当于减少一棵沿海红木(捕获二氧化碳能力最强的树)一年的二氧化碳捕获量。
仅盛泽一个镇就有大大小小的纺织企业3000多家,为了更好服务这一传统产业,吴江已经建起了纺织服务云平台,并于今年年初引入了大约1万台设备的数据。“我们正在打造纺织行业的产业大脑,这个大脑将连接数万台纺织设备,收集大数据,为行业提供风向标支撑并赋能企业”,吴江区工信局二级主任科员徐鹏飞介绍,在这个平台上不仅可以看到每台织机的状态,还可以为企业提供管理软件,“企业老板可以随时查看车间的运行情况、产量、耗电量等,做到心中有数。数据处理后还可以指导实践,优化生产”。吴江传统产业占比较高,近年来积极响应江苏省提出的“智改数转网联”行动计划,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吴江区工信局局长王炜表示:“目前,我们已经拥有10家省级智能工厂、192家省级智能车间和5家领先的工业互联网企业,这一数量在全省范围内遥遥领先。”同样,苏州的另一个县级市常熟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也非常大,近3年共实施完成“智改数转”项目超过4500个,其中改造类项目超2000个,累计获评各级智能化数字化荣誉近1300个。截至去年年底,常熟已提前一年完成184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全覆盖目标。
对于众多发达地区的传统企业来说,土地是绕不开的话题。随着城市化加速和地价上涨,地面工业区域逐渐显得拥挤且成本高昂,苏州地区的一些传统企业开始寻找新的解决方案,选择“工业上楼”,向上生长,向天空要发展空间。2020年疫情期间,位于盛泽镇的攀越纺织有限公司生产受到诸多限制,经营变得困难,于是选择主动出击,吃起了该镇“工业上楼”的第一个螃蟹。经过一年多的深入论证和与设计单位反复沟通,攀越公司对5层生产大楼进行了改造,让177台织机成功上楼。记者在该公司看到,生产大楼二楼安置的87台和三楼紧密排列的92台织机,正在紧锣密鼓地工作,选纱、倍捻、整经等有条不紊地进行中。生产上了楼,企业争上游,这种垂直空间的利用,为攀越公司增加了超过4000平方米的使用面积,使得原本需30亩土地才能容纳下的233台纺织机,在现有的12亩厂区就得到了合理布局。据攀越公司厂长张红良介绍,改造后的楼层承重能力非常出色,每平方米能承受800公斤的重量,“织机每台重量在1.2吨到1.6吨之间,这样的承重能力完全可以满足需求。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心里也有些没底。毕竟把机器搬到楼上是个前所未有的尝试。当机器全部启动,运转正常后,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时至今日,攀越公司的日产能已接近10万米布料,产品远销国内外。智能化管理也被逐步引入,一名挡车工能轻松管理26台机器,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谈及当时的自我改造时,张红良称这一决策非常正确,“与其在困境中等待,还不如把时间利用起来,等一切都准备就绪,就可以大步向前发展。非常愿意分享我们的成功经验,一家好不是真的好,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
实际上,传统企业向上要发展空间和活力,积极推进工业上楼,已在苏州多地展开。苏州下辖的常熟市为了盘活存量土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计划投资约300亿元推进94个“工业上楼”试点项目,涉及建筑面积达614万平方米,借此初步形成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产业链协作能力强和产业集聚效应凸显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态势。在苏州市级层面,为深化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提升工业用地效能,目前已出台《苏州市“工业上楼”设计指引(试行)》《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等多个文件,重点鼓励纺织服装、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相关企业上楼;计划通过3年时间,完成3万亩全市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任务,其间每年改造提升低效工业用地1万亩以上。
“到2030年,全市未来产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到2035年,形成1个到2个领跑全国的千亿级未来产业创新集群,全市未来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0亿元”,这是苏州定下的“小目标”。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除了传统产业的“智转数改网联”外,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以及未来产业的培育也是苏州的重点发力方向。当前,苏州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优势,重点规划布局了光子芯片与光器件、空天开发、量子技术等八大未来产业,前沿新材料便是其中之一。
排纱、树脂槽浸润包裹、模具拉挤、高温固化、牵引切割、收卷成盘……在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几十条自动化生产线正在马不停蹄地忙碌着,纱架上成排的纱筒有序地转动,转眼间,一束束黑色的碳丝就变成了宽窄不一、长短不同的碳纤维拉挤板。“一个车间有30条生产线,一条生产线厘米碳纤维拉挤板,我们厂区内共有4个风电产品生产车间,每天可生产16000多米。”澳盛科技生产经理万新红告诉记者,这些碳纤维拉挤板主要用于制造海上和陆上风电叶片的主梁,它类似于船的龙骨,需要承受整个叶片的重量和风载荷,因此对材料的强度和轻量化有极高的要求。碳纤维作为“新材料之王”,比重不足钢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7倍-10倍,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的特点。数据显示,与同级别的玻璃纤维相比,碳纤维主梁叶片重量可以减少20%-30%,降低传递到主机上的载荷,从而实现对轮毂、机舱、塔架和桩基等结构部件15%-20%的减重,有效降低风机整体成本10%以上。目前,澳盛科技生产的“风电叶片用碳纤维拉挤板”已成功入选工信部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碳纤维消耗量连续5年超万吨。“我们有两个产品市场份额做到了世界第一,其中之一就是风电叶片用拉挤碳梁。”澳盛科技董秘贾东升表示,接下来将在氢气瓶、汽车结构件和民用航空等方面进一步拓展应用。
与澳盛科技的层层递进不同,江苏亨睿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