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属导报》作为国内钢铁行业最具权威性的专业媒体,通过网络征集、自主推荐、报社初选、行业知名专家评选,最终确定了“2021年世界钢铁工业十大产业要闻”,内容涵盖钢铁行业政策、热点、动态等方面的重大事件,以期把握行业脉络,洞悉未来发展。
2021年9月22日,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等五个方面主要目标、十个方面31项重点任务,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路线图、施工图。作为“双碳”“1+N”政策体系中的“1”,《意见》发挥着统领作用,并与《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共同构成贯穿“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的顶层设计。此前的9月16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能耗“双控”制度方案,指导节能降耗工作,推动实现“双碳”目标。
为推动钢铁业低碳发展,助力中国“双碳”目标早日实现,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行业内相关企业、科研院校、技术单位等于4月22日正式成立“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下称:低碳委员会)。低碳委员会是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领导下,推进钢铁行业低碳工作的阶段性、专业化组织,工作内容包括政策研究、反映诉求、低碳技术路线图研究、共性技术研发、参与评估、低碳发展咨询服务、建设交流平台、构建标准体系八个方面。
“1+N”一系列政策文件的陆续发布将构建起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双碳”政策体系,推动各方统筹有序做好相关工作。能耗“双控”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要指导,是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中国钢铁行业将全面贯彻相关政策举措,依托低碳委员会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切实将行业低碳发展推向前进。
11月29日,欧洲议会的国际贸易委员会公开了对该提案的《修正意见稿》,碳关税的具体设计出现了变化。一是过渡期从三年缩短为两年;二是为承认隐性碳价打开大门,避免与美国相背而行。无论是最初的提案还是《修正意见稿》,都表明CBAM势在必行。
此前的4月12日,塔塔钢铁欧洲公司宣布,为弥补碳排放限额成本的不断上升,将加收12欧元/吨的碳附加费,该政策适用于在欧洲和英国的所有新签钢材销售合同。
欧盟的CBAM是全球首个碳边境关税提案,将给其他国家及地区带来启示,一方面将推动全球低碳转型再提速,另一方面也将使大量出口碳密集型产品的国家和地区面临严峻挑战,重塑国际贸易格局。塔塔的做法是钢企面对碳排放成本上升作出的调整。伴随低碳转型提速,各国政府、相关行业及企业预计都将更积极地应对这一挑战。
2021年8月20日,鞍钢重组本钢大会在辽宁省鞍山市召开,辽宁省国资委将所持本钢51%股权无偿划转给鞍钢,本钢成为鞍钢的控股子企业。10月15日,鞍钢集团本钢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在法律意义上正式成为鞍钢集团控股二级子企业。各自拥有着百年历史的大型钢铁企业鞍钢集团和本钢集团正式重组后,以6300万吨的粗钢产能规模位列中国第二、世界第三大钢铁集团,仅次于中国宝武和安赛乐米塔尔,成为又一个钢铁“巨无霸”。
此外,2021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再掀新浪潮:中国宝武筹划重组山钢集团;陕钢集团等六家陕晋川甘论坛区域内重点钢企注册成立西北联合钢铁有限公司;普阳钢铁重组邢台钢铁、烘熔钢铁;九江线材入股唐山德龙;冀南钢铁集团兼并兴华钢铁……中国钢铁业基本形成以中国宝武、鞍钢为主要两极的南北发展格局。
鞍钢重组本钢是中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钢铁行业构建新格局的重大举措,由中国宝武和鞍钢引领的中国钢铁业兼并重组潮对于提高中国钢铁业产业集中度、规范市场秩序、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提升国家战略资源保障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2021年4月,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就2021年钢铁去产能“回头看”、粗钢产量压减等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2021年7月开始,中国粗钢产量压减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显著。2021年1-10月份,中国粗钢产量五年多以来首次同比下降(-0.7%)。粗钢产量下降直接影响铁矿石需求,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从5月份创历史新高的230.59美元/吨迅速波动下降,11月中旬已降至85.80美元/吨,降幅达62.8%。此外,对于中国钢铁行业的健康平稳运行及效益的提升,粗钢产量压减也是重要的积极因素。
中国钢铁行业通过开展粗钢产量压减工作,有效遏制了进口铁矿石价格快速上涨,价格逐步回落。与此同时,在粗钢压减过程中,全国各地区分类施策,重点压减环保绩效评级低、能效水平低、工艺装备落后的企业,倒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和兼并重组。
粗钢产量压减是中国钢铁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已经取得积极成效。“双碳”背景下,将调控粗钢产量与能耗“双控”相结合,有助于加速推动能源要素向区域内单位能耗产出效率高的企业倾斜,促进钢铁业流程结构和资源能源结构优化,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1年1月20日,中国宝武发布碳减排宣言,2023年力争实现“碳达峰”,2025年具备减碳30%的工艺技术能力,2035年力争减碳30%,205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并于11月18日公布低碳冶金技术路线年前实现碳排放总量达峰,力争2035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降低30%,成为我国钢铁行业首批实现“碳中和”的大型钢企,并于12月29日发布低碳冶金路线年实现碳排放量较峰值降低10%以上,2030年实现碳排放量较峰值降低30%以上,2050年实现“碳中和”。
此前,全球其他主要钢铁企业也纷纷提出碳减排目标及路径,浦项钢铁、安赛乐米塔尔、JFE及蒂森克虏伯均计划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SSAB计划到2045年实现全公司无化石运营。
2021年11月18日,由中国宝武倡议并联合全球钢铁业及生态圈伙伴单位共同发起的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正式成立,旨在聚集全球研发资源,合作开展基础性、前瞻性低碳冶金技术开发;促进低碳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形成钢铁低碳价值创新链,推动低碳转型。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已成为全球钢企的共识。以中国宝武为代表的中国钢企陆续发布“双碳”目标及实施路径,一方面是对中国政府提出的“双碳”目标的积极响应,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钢企将与全球同仁一道,致力于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将成为合作推动钢铁业低碳转型的坚实支撑。
2021年11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保管机构东盟秘书处发布通知,宣布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六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四个非东盟成员国已向东盟秘书长正式提交核准书,达到协定生效门槛。根据协定规定,RCEP将于2022年1月1日对上述十国开始生效。中国于2021年4月15日,向东盟秘书长正式交存RCEP核准书,成为率先批准协定的国家。
2020年11月15日,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正式签署RCEP,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对于钢铁行业而言,协定15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地区。协定15国钢铁产量占全球比重在65%以上,生效十国的钢铁产量占全球比重为60%;协定15国钢铁消费量占全球比重在60%以上,生效十国的钢铁消费量占全球比重接近57%。
RCEP正式生效将进一步提升区域钢铁产业一体化发展水平,为区域内钢铁产业优化分工和合作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RCEP是一个全面、现代、高质量、互惠的自贸协定,也是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协定。
RCEP对十国生效将为包括钢铁行业在内的众多产业在贸易、投资等诸多领域带来新的机遇,有效推动区域产业、经济一体化发展,为亚太乃至全球经济注入强大动力。
2021年5月6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下称:新版《产能置换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钢铁冶炼项目备案管理的意见》(下称:《备案意见》),并于6月1日正式施行。
此前,在2020年1月23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钢铁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工作的通知》,暂停钢铁冶炼项目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严控钢铁行业盲目投资和项目无序建设。
新版《产能置换办法》进一步严格产能置换减量,鼓励兼并重组,并进一步支持电弧炉炼钢、氢冶金工艺发展等。《备案意见》明确了未来中国钢铁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即鼓励原址集聚发展、审慎进行搬迁或异地改造、支持低碳短流程炼钢工艺发展等。
新版《产能置换办法》和《备案意见》的发布,将在绿色低碳发展、产业集中度提升、工艺流程结构优化等方面对钢铁行业产生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进入“十四五”,严禁新增钢铁冶炼产能并坚决抑制粗钢产量过快增长成为中国钢铁行业的重点工作之一。
新版《产能置换办法》与《备案意见》将更好地引导钢铁冶炼项目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持续巩固提升化解过剩产能成果,有效促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1年4月28日,中国财政部发布《关于取消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的公告》,自2021年5月1日起,取消热卷等146种钢铁产品出口退税,保留取向电工钢等23种高端钢铁产品继续退税。
2021年7月28日,中国财政部发布《关于取消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的公告》,自2021年8月1日起,取消剩余23种钢铁产品出口退税。
调整出口退税率作为中国不同时期调控钢铁市场的重要措施,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多次使用。2021年全球钢铁需求端恢复速度快于生产端,国际市场钢材价格持续走高,拉动中国钢材出口增长。2021年1-11月份中国钢材出口量为6187.5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6.7%,且前十个月的钢材出口量5751.8万吨已经超过2020年全年。
此外,2021年12月15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将符合GB/T 39733标准要求的再生钢铁原料2022年进口暂定税率降为零,废钢铁出口关税维持40%不变。
进入“十四五”后,中国钢铁行业形成了以满足国内钢铁需求为主的政策导向。在国家“双碳”目标约束、能耗“双控”加严、粗钢产能产量“双控”的背景下,随着钢铁产品进出口关税政策的调整,国内钢铁产品将优先满足内需,再生钢铁原料关税的调整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铁素资源保障能力,并优化原料结构。
2021年上半年,海外钢铁出现钢材供需错配的阶段性供应紧张,为此,中国钢铁在满足内需增长的同时,出口同比也有所增加。2021年下半年,随着海外供需紧张状况得到缓解,中国钢铁行业主动压减粗钢产量,在钢材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下,积极构建稳定的国内市场,促进供需平衡。
2021年10月,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下称:《纲要》)。《纲要》指出,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
对于发展目标,《纲要》提出:到2025年,实现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标准运用由产业与贸易为主向经济社会全域转变,标准化工作由国内驱动向国内国际相互促进转变,标准化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标准化更加有效推动国家综合竞争力提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到2035年,结构优化、先进合理、国际兼容的标准体系更加健。